當前位置: 主頁 > 技術分類0 > IC技術0 > 封裝/測試0 >
 

[哇People]3D IC挑戰大,量產要等3-5年

本文作者:admin       點擊: 2010-10-04 00:00
前言:
真正的3D IC,目前還有很多挑戰,技術概念是做得到,但成本還太高。業界如今端出過渡期的辦法,2.5D IC,希望藉以追趕摩爾定律。 

在半導體業界有「3D IC先生」之稱的日月光集團(ASE Group)總經理暨研發長唐和明博士(Dr. Ho-Ming Tong),於Semicon Taiwan 2010提出了2.5D IC的解決方案。 

圖說:日月光集團總經理暨研發長唐和明博士(Dr. Ho-Ming Tong),於Semicon Taiwan 2010提出 2.5D IC的解決方案。

他表示,3D IC面臨的挑戰是全面性的,從EDA、製造良率、封裝與測試整合,以及供應鏈完備,一路息息相關。要想堆疊高階Memory, CPU, GPU, 基頻晶片以及手機處理器等,不但技術上要能夠實現堆疊,更重要的是要以很經濟的成本達成任務,才能維持PC與手機等終端系統產品的成本優勢。對此,唐和明坦言,如今整個產業供應鏈,尚未完備。 

唐和明指出,未來 5-10 年,電子產品的功能與目前相比,將可能有十倍到千倍的增進,半導體製程雖在 20 奈米已經面臨製程挑戰,使得摩爾定律放慢,但人類想像與創新力無限,未來還會繼續往16奈米、11奈米甚至8奈米邁進。 

除了前段製程的努力外,後段封裝測試廠商,也積極在技術上尋求突破,而日月光便是封裝測試業界率先提倡3D IC概念,加快追趕摩爾定律的代表性廠商。 

被視為是過渡期的 2.5D IC 技術,是透過矽基板當中介層(interposer),藉以連接晶片與基板的輸出輸入(I/O)接點,具成本優勢,等於是把2D IC,夠過一個中間體上下堆疊,藉以提高封裝密度。 

唐和明指出,Semicon Taiwan 2010首度邀集包括系統廠商、研究機構、IC公司與設備商,探討IC堆疊省空間與降低成本等技術關鍵。研究機構SEMATECH負責主辦3D IC論壇,並邀請了Nokia, Qualcomm, 聯電(UMC), 矽品(SPIL), 惠瑞捷(Verigy)及應用材料(Applied Materials)、IMEC、工研院等廠商與研究機構,一起探討2.5 D IC的解決方案。

基於成本考量,3D IC的量產與普及並沒有真正實現。如今看來,以2.5D IC作為過渡解決方案的作法是否能普獲支持,端看市場考驗。唐和明估計,真正的3D IC,需整體供應鏈都做好準備,可能還要等3-5年。 他並且希望明年台積電(TSMC)能參加3D IC技術論壇。

電子郵件:look@compotechasia.com

聯繫電話:886-2-27201789       分機請撥:11